本网消息 (文/胡思捷 图/陈荟羽)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系列指示精神,6月23日下午,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315会议室召开中心组第二次集体学习,由党委副书记赖廷谦授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党委委员、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学习。
赖廷谦就“防疫抗疫中彰显制度优势,化危为机中提升治理效能(兼中美比较)”这一内容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制胜法宝。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乃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政治保证。
二、人民代表大会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抗疫防疫和治理国家的强大效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制度优势,它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科学防治新冠肺炎、积极应对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建真言、献良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作为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战疫。
三、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彰显全面依法治国的显著优势,法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四、抗疫防疫中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彰显中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防大疫的显著优势。
在此期间,中国动员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利用举国体制优势,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抗疫防疫。之所以中国能够动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参与抗疫,根本上是依靠党领导下的强大的国家组织动员体系,这套组织动员体系覆盖到全社会,不但动员了政府力量,也动员了企业力量、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抗疫。这个体系纵向到底,使得组织管控能够到达社区、村庄、企业等社会运行的基础单元,能够形成覆盖全社会各个网格的群防群控体系。
五、抗疫防疫中始终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显著优势。
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升华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六、抗疫防疫中中国人民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文化中培育了家国情怀——集体本位意识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中华文化从来就不是个体本位,而是集体本位,中华文化中自由是和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履行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中,个体才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才能既自由又自律。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家国一体,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小家庭利益需要服从整个大家庭共同利益,一方有难,八方来帮,不同地区之间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兄弟情谊越结越深。没有国也就没有家,在非常必要时,为了大家可以舍弃小家,为了大我可以牺牲小我。
七、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抗疫防疫,彰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几个月,中国发起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紧急人道行动。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之际,中国援助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温暖有力的支持,中国基本控制住疫情为全球树立了抗疫信心,中国经验、中国倡议为全球提供了抗疫的中国方案,中国供应链为全球提供了最有力的抗疫物资保障。
八、在化危为机中开新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今年最重要的是:疫情防控从非常期转为常态化后,关键是“六保”和“六稳”,化危险、风险为机会,视困难、挫折为挑战。
最后,赖廷谦强调到,要不断强化学校的治理实践,提升学校的治理效能。我们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继续构建和完善学校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同时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不断强化我们的治理实践,提升我们的治理效能。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尤其是年青领导干部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依法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的水平和能力。(编辑/胡思捷)
来源:党委宣传部
审核:党委宣传部